到訪次數 | 10840 |
訂閱次數 | 1 |
文章總數 | 288 |
今日文章 | 0 |
回應總數 | 0 |
今日回應 | 0 |
第一頁 上十頁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下十頁 最後一頁
線上閱讀 蘋果日報 http://twapple.tk/ Apple Pie Everyday English
創意字「sextary」諷老闆秘書搞曖昧 2010年03月29日蘋果日報
中國網友把secretary(秘書)和sex(性)組合為sextary,諷刺老闆和女秘書的曖昧關係。網路照片
【大陸中心】中國網路目前流傳所謂「中式英語俏皮話」,把兩個英文單字拼湊在
善用 answers點com 尋找字詞解釋
入口網頁 顯示如下
例如:輸入…Marketing communications…蒐尋
http://www.answers.com/topic/marketing-communications
Marketing Communications (or MarCom or 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s) are messages and related media used to communicate with a market. Those who practice advertising, branding, direct marketing, graphic design, marketing, pac
資訊豐富度(Information richness)是指在一段時間內能改變理解的能力,並適時減少訊息的不確定性與模糊性;反之則稱為低豐富性(Daft and Lengel, 1984)。 而資訊豐富性具有承載資訊的能力,能提供具替代性的新資訊,尤其是當產品內容充滿高度模糊的不確定性時,如果能適時配合能傳遞豐富資訊的媒體或載具
長久以來,案例法(Case-based Method)一直為許多學科領域所廣泛運用。例如:管理、法律、醫學等,近年來,亦逐漸受到資訊科技教育(Instructional Design and Technology)的重視(Cross & Steadman, 1996; Ertmer & Quinn, 1999)。研究者指出,案例法可幫助學習者藉由分析、討論與解決實際問題的方式,來達到主動參與學習
品牌經驗亦與動機、情感、概念不同。例如涉入(involvement)、品牌附屬、消費者愉悅等,而經驗並未具有動機的狀態,經驗可以發生在當消費者對某品牌完全沒興趣的狀況或是對某品牌沒有個人連結的狀況; 而消費者高度涉入的品牌也並不盡然是喚起最強經驗的品牌。
科技接受模式(簡稱 TAM)為使用者對於電腦資訊系統接受度的決定性因素提供理論基礎。而資訊系統的接受度亦是衡量資訊系統成效的重要指標。TAM主張個人的認知態度(認知的有用性與易用性)會影響其使用態度,並進而影響其使用行為(Davis, 1989)。認知的有用性(perceived usefulness)是指使用者對使用某特定的
涉入(involvement): 意指個體對於事物的持久性關注程度(Zaichkowsky, 1985)。當使用者涉入程度越高,則越容易產生一連串關注所處情境的行為。過去研究亦發現使用者對網路的涉入有助於鼓舞挑戰、知覺控制與注意力集中等效果提昇,而對網際網路的沉浸亦有顯著效果(徐純慧與施素明,2005)。
電子書是運用資訊科技等技術將傳統文本內容加以數位化,使其易於保存與流通。而隨著多媒體網路科技的發展,更多的輔助性工具被應用於電子書的設計(e.g. audio, video and animation)。學者們認為如果資訊系統使用設計得當,可以提供三種功能: (1)視覺與感官的新奇娛樂性(Thomas and Calder, 2001);(2)資訊視覺
在研究使用者與內容互動的相關研究中,學者們指出,使用者本身對於學習者控制的掌控程度:全部或部份,是影響學習成效的重要因素(Schnackenberg, Sullivan, Leader, & Jones, 1998; Schnackenberg & Sullivan 2000)。而學習者本身是否具備學科的相關知識,在不同的互動控制學習環境下,對於學習成效的影響不
案例教學的價值在於(1)可以促進群體思考增加主動學習的動機; (2)提升反思批判性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3)擺脫唯一標準答案的枷鎖(王千倖, 民87)。透過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案例深度探討過程,學習者可以在分析討論與反思活動中建構有意義的知識與學習經驗,此主動與獨立學習反思能力的培養,實為高
隨著電腦科技的日新月異﹐電腦輔助教學在資訊教育的應用及研究上佔有相當重要的角色。其中有許多學者致力於探討學習者控制(Leaner control)及電腦程式控制(Program control)對學習成效的差異。所謂學習者控制是指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自己掌控課程的進度、順序﹐內容及回饋(Milheim, 1991);而程
週次 |
教學內容 |
01 |
課程簡介 進度說明與作業規定 |
02 |
認識圖書資訊館,功能與主題介紹(圖書館大門前集合) |
03 |
認識報告的種類、初級寫作養成,Google與網路檢索 |
04 |
資訊素養概論,現代圖書館、主題閱覽資源,學期報告說明 |
05 |
資料檢索技巧說明 檢索詞彙選擇及使用 |
06 |
網路工具介紹與運用 (Google、入 |
週次
Week |
教學內容
Teaching contents |
01
|
課程概論,教材與進度、課程要求與競賽說明
|
02
|
數位內容產業之概論 (定義 架構 人力需求 參考網站介紹)歷屆中華電信應用大賽之得獎作品賞析
|
03
|
全球數位內容產業市場發展現況
|
04
|
數位匯流與未來趨向
|
05
|
數位生活與消費者需求I
|
06
|
數位生活與消費者需求II
|
07
|
校際活動週
|
08
|
數位內容 |
現今電子商務網站仍多以文字加靜態圖片方式呈現資訊(text and pictures) (Lightner and Eastman, 2002)。然而很顯然地僅靠文字與圖片不足以呈現豐富的產品資訊,特別是具體驗特質(experience attribute)的產品,而多媒體的視覺效果,包含:影像與聲音(video and audio cues)能有助於提升消費者對產品的體驗與理解(Jiang and
科技接受模式(簡稱 TAM)為使用者電腦資訊系統接受度的決定性因素提供理論基礎。TAM主張個人的認知態度(認知的有用性與易用性)會影響其使用態度並進而影響其使用行為(Davis et al., 1989)。認知的有用性(perceived usefulness, PU)是指使用者對使用某特定的資訊系統會提高其工作績效的主觀認知;認知的易用性(Per
週次
Week |
教學內容
Teaching contents |
01
|
課程簡介
|
02
|
課堂講授: 新聞標題與報導方式/處理原則(Content) 閱讀教材: The China Post (Front Page)
|
03
|
課堂講授: 新聞標題與報導方式/處理原則(rules) 閱讀教材: The China Post (Front Page)
|
04
|
課堂講授:新聞英文語法 閱讀教材: 新聞英文 張覺民著 第10章 語法
|
05
|
課堂講授:國際新聞篇 閱讀教 |
週次
Week |
教學內容
Teaching contents |
01
|
課程簡介 進度說明 作業規定(APA格式)與分組作業準備
|
02
|
科學研究的概念 閱讀資料:大眾媒體研究導論, Chapter 1
|
03
|
研究程序 閱讀資料:大眾媒體研究導論, Chapter 1 期中報告分組準備(依主題分工選擇期中閱讀期刊論文,摘要重點說明)
|
04
|
研究要素 閱讀資料:大眾媒體研究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