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093000280的學習歷程檔案
      協作的、分享的、社群的知識管理中心
      • WePortfolio
      • 關於我
      • 生活札記
      • 生活歷程
      • 維基知識
      • 相簿
      • 資源中心
      • 登入
      • 訂閱
        • 訂閱此網誌
      • 分類
      • 統計資訊
        • 到訪次數10840
          訂閱次數1
          文章總數288
          今日文章0
          回應總數0
          今日回應0
      • 我教的課
        • 96_2_數位行銷與設計管理_視覺碩一
        • 96_2_網路行銷_四公廣二B
        • 流行行銷實務_(夢時代)推廣教育
        • 9202_V_網路行銷_徐玉瓊
        • 9502_網路行銷_四公廣二A
        • 9502_數位內容產業與行銷_四公廣三A
        • 9502_跨國媒體集團研究_四公傳四A
        • 9601資料蒐集與報告寫作_四公廣一B
        • 9601資料蒐集與報告寫作_四公廣一A
        • 9601網路行銷_四技公廣三A
      • 我修的課
        • 認識智慧財產權-公傳系
      • 逐月回顧
        • 2022-01 (14)
        • 2021-11 (4)
        • 2020-07 (9)
        • 2020-01 (9)
        • 2019-06 (9)
        • 2019-01 (8)
        • 2018-07 (17)
        • 2018-01 (16)
        • 2017-06 (16)
        • 2017-01 (19)
        • 2016-06 (15)
        • 2016-01 (18)
        • 2015-06 (18)
        • 2015-01 (13)
        • 2014-06 (18)
        • 2014-01 (17)
        • 2013-06 (13)
        • 2013-01 (12)
        • 2012-01 (19)
        • 2011-10 (1)
        • 2011-06 (23)
      • 帳號:
      • 密碼:
      • <%INPUT_CAPTCHA%>
      • <%IMG_CAPTCHA%>
      • 最新回應
      • 最高人氣
        • 沉浸理論的觀點 (65)
        • 案例教學法概念 (43)
        • Learning control in CBI (40)
        • CBI in practice (39)
        • INformation system and experience (38)
        • Technology and learning (36)
        • CBL's value (35)
        • 食品安全問題 (35)
        • CBL and achievement (34)
        • CBL theory (34)
      • 最多回應
      • 推薦網站
        • 公廣系
      • 我的筆記
      主題:
        • 記者的必備條件
        • 記者必須具備的條件

          一、如何看待記者這個行業

          記者自古就享有崇高社會地位,甚至把記者提升到史官的高度,將記者和史官相提並論。

          古代史官的實際工作,為逐日記載當時發生的天下大事,檢討、考證史料的真實性,要有直言精神,經過剪裁、潤飾呈現優美文體,就工作內容和功能來講,已經和今日記者所扮演的角色相當了。

          知名報人曹聖芬(前中央日報發行人)指出,歷史記錄過去的事實,新聞則是記述當前的事實,兩者目的都在為人類活動保存客觀而公正的紀錄,使後人可以從這些紀錄中了解當時社會的大體真相。

          二、記者必須具備的十項條件

          因為記者和史官的工作目的一致,工作方法道理相通,所以記者必須具備和史官同樣的要件。唐朝歷史學家劉知幾認為,「才」、「學」、「識」是史官必備的要件,清朝歷史學家章學誠又加了一個要件「德」,所以記者必須具備這四個要件。

          1. 豐富的學識與常識

          新聞採訪工作重視專業分工,記者本身專業知識與常識不足,不僅會被輕視,甚至會被不夠敬業。它具有下列三項功能指標:

          (1)讓記者在採訪過程中不鬧外行笑話,進而贏得採訪對象的尊重。

          (2)讓記者在看新聞事件時容易進入狀況,下筆具備深度。

          (3)讓記者在採訪路線容易建立人脈。

          2. 敏銳的觀察力

          任何事件大都有跡可循,打麻將拿到好牌手心會冒汗;人說謊言詞會結結巴巴。「福爾摩斯全集」和「名偵探柯南」可說是詮釋敏銳觀察力的經典作品。

          新聞記者要培養敏銳觀察力,可分為兩個方面來討論:

          (1)要有敏銳的新聞鼻:新聞鼻就是辨識、發現新聞的能力。新聞來自四面八方,發生在我們生活周遭,記者要有敏銳新聞鼻,及時掌握,不要讓新聞從身邊溜走。

          (2)要有銳利的新聞眼:一個事件不能只看表面,要深入去觀察問題,培養「同中求異」超人功力,發掘別人挖不到的題材。例如車禍新聞,司機酒後駕車而引起,比單純煞車失靈更具新聞性。是因蜜蜂刺傷司機而引起,絕對又比司機酒後駕車更具可讀性,這都必須透過深入觀察才能發掘。

          3. 筆快比筆好更重要

          並不是擁有好文筆就是成為好記者的要件,記者撰稿時刻都會和時間賽跑,面臨截稿時間的嚴苛考驗,所以除了擁有流暢的文筆,還必須具有快筆的功力。

          4. 掌握背後的意義

          記者看新聞事件,不能光看事件表相,必須探究背後的真相,才能寫出好新聞。

          5. 適度良好的談吐

          良好的談吐,有助讓採訪對象樂於接近,此一功夫可以靠後天努力養成。

          (1) 課堂多發問,勇於提出自己的觀點和看法。

          (2) 訓練自己在公共場合講話的機會,多參加演講比賽,參與學生自治幹部選舉,在社團集會中勇於發言。

          (3) 訓練自己講話不疾不徐,一分鐘以 180字為最佳。

          (4) 訓練自己多說好話,少出惡言,有道是「好話一句三冬暖,惡言一句六月寒」,要多讚美別人,少炫躍自己。

          6. 良好的外語能力

          新聞記者接觸外國採訪對象機會極多,例如如有機會隨同總統馬英九赴美訪問,如果聽不懂英語、無法開口以英語提問,就無法完成採訪任務。

          7. 邏輯思考的能力

          世界上最難的兩件事,一是將別人的錢放進自己口袋中;二是把自己的想法裝進別人腦袋中。適度良好的談吐、敏銳的觀察力、掌握背後的意義、筆快等條件的養成,都必須以邏輯思考能力作為基礎。

          8. 電腦基本知識與打字能力

          現今報社招考記者,首要條件就是要求電腦打字要有一分鐘40個字的能力。現階段的平面媒體記者,主要配備不再是筆,而是個人電腦,可以隨時隨地把新聞傳送回報社,因此,電腦打字已成為記者的基本必要能力。

          9. 良好的體力

          對記者而言,體力就是戰力。台灣八八莫拉克風災、最近日本東北大地震,都帶來慘重災情,記者必須冒著風雨和危險,深入災區實地採訪災情,電視台記者需要現場畫面,報社媒體需要現場照片,對新聞記者而言,都是嚴苛的考驗。

          10. 具備運用資料的能力

          紅花也要綠葉配,記者文筆再好,如果沒有資料靈活搭配運用,就無法完成具有深度和廣度的作品,《聯合報》和《中國時報》都已建立電子資料庫,方便記者與讀者蒐尋資料,希望南關社大未來也能成立「南關社大電子報」,方便蒐尋社大相關訊息。

        • 檢舉不當內容

          • 引用(0) 2014-06-25 17:17




            引用:




        • 回應與討論
        • 我要回應
        • 匿稱:
        • Email:
        • 檢核碼:點圖重新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