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093000280的學習歷程檔案
      協作的、分享的、社群的知識管理中心
      • WePortfolio
      • 關於我
      • 生活札記
      • 生活歷程
      • 維基知識
      • 相簿
      • 資源中心
      • 登入
      • 訂閱
        • 訂閱此網誌
      • 分類
      • 統計資訊
        • 到訪次數10840
          訂閱次數1
          文章總數288
          今日文章0
          回應總數0
          今日回應0
      • 我教的課
        • 96_2_數位行銷與設計管理_視覺碩一
        • 96_2_網路行銷_四公廣二B
        • 流行行銷實務_(夢時代)推廣教育
        • 9202_V_網路行銷_徐玉瓊
        • 9502_網路行銷_四公廣二A
        • 9502_數位內容產業與行銷_四公廣三A
        • 9502_跨國媒體集團研究_四公傳四A
        • 9601資料蒐集與報告寫作_四公廣一B
        • 9601資料蒐集與報告寫作_四公廣一A
        • 9601網路行銷_四技公廣三A
      • 我修的課
        • 認識智慧財產權-公傳系
      • 逐月回顧
        • 2022-01 (14)
        • 2021-11 (4)
        • 2020-07 (9)
        • 2020-01 (9)
        • 2019-06 (9)
        • 2019-01 (8)
        • 2018-07 (17)
        • 2018-01 (16)
        • 2017-06 (16)
        • 2017-01 (19)
        • 2016-06 (15)
        • 2016-01 (18)
        • 2015-06 (18)
        • 2015-01 (13)
        • 2014-06 (18)
        • 2014-01 (17)
        • 2013-06 (13)
        • 2013-01 (12)
        • 2012-01 (19)
        • 2011-10 (1)
        • 2011-06 (23)
      • 帳號:
      • 密碼:
      • <%INPUT_CAPTCHA%>
      • <%IMG_CAPTCHA%>
      • 最新回應
      • 最高人氣
        • 沉浸理論的觀點 (65)
        • 案例教學法概念 (43)
        • Learning control in CBI (40)
        • CBI in practice (39)
        • INformation system and experience (38)
        • Technology and learning (36)
        • CBL's value (35)
        • 食品安全問題 (35)
        • CBL and achievement (34)
        • CBL theory (34)
      • 最多回應
      • 推薦網站
        • 公廣系
      • 我的筆記
      主題:
        • 認識新聞學
        • 認識 新聞學、新聞寫作

          wk 1 課堂討論與隨堂測驗內容

          網頁閱讀:http://sites.google.com/site/jour328/Home/zan-lai-bi-bao

          壹、導論 新聞工作所運用的知識,是一種行動理論、實踐智能,難從教科書上習得,必須從實際的新聞行動中推演出來。報紙是新聞行動的成品,評比報紙的表現,能抽繹出切合實際、具有行動力的新聞實戰知識

          比報,狹義來看,是比較各報對同一則新聞處理方式的異同;廣義來看,可以比較各報對一類新聞的長期報導模式、比較各報同質版面的風格異同和長期變遷、整份報紙總體規劃,比較各報細部設計(如版型、照片、資訊圖表、配色)的風格和變遷,甚至跨媒體比較報紙、廣播、電視、網站新聞處理方式的異同。新聞科系學生和報界新手可以從狹義的比報做起,再逐步擴及廣義的比報。本文專談狹義比報。

          貳、比報的重點

          比報,重點在比較各報對新聞稿件的強調或淡化、對新聞要素的選取或排除、對相關新聞的連結或分離、對新聞標題的取材和用字、對新聞技藝的實踐與創新。

          我們藉由比報,可以瞭解各個媒體的立場和風格、觀摩各報編輯的技藝和創意、發掘新聞事實的本質和變貌、探索報業發展的主流和趨勢、省思新聞工作的理想和現實,從而反省所屬媒體的特點和盲點、評估自身能力的優勢和弱勢,釐清自己應然且可行的學習發展方向。換言之,比報可以幫助我們看到自己和所屬報社的立場、技藝在整體報業中的定位,從而釐清應興應革的方向。

          比報時,要發掘新聞表象背後的深層結構和影響因素…導致各報報導方式不同的可能原因:一是新聞事實具有多重面貌;二是新聞價值判斷並無標準答案;三是新聞媒體各有立場;四是社會勢力介入干擾;五是新聞工作者(含組織)能力高下有別。我們不僅要描繪各報呈現的不同新聞風貌,也要分析造成差異的原因是上述五因中的哪一個,或另有他因。

          以下,分別從新聞取捨、新聞輕重、新聞分類、新聞取向、新聞技藝等五個面向,說明比報的方法和比報所能見到的新聞玄機。

          參、比較新聞取捨

          比較新聞取捨,是要看報社報導或遮掩一個事件,選取或排除一個角度,以及報導的尺度和分寸。

          在眾多媒體中,若有特定報紙獨漏別人都有的新聞或角度,要不是它能力太差,就是它有難言之隱。例如:一九九六年立委選舉,台北縣某候選人樁腳涉嫌賄選被捕,各報爭相報導,只有這位候選人舅父經營的報紙獨漏。一九九五年某位男立委進女廁所偷窺被逮,各報也是競相報導,唯獨這位立委之弟擔任總編輯的報社不登。又如:一九九六年十月,台港澳保釣人士登陸釣魚台,同時插上兩岸國旗,中國時報、中央日報和台灣新生報刻意刪去五星旗畫面,只登我國國旗飄揚的照片,然後為照片下了一個「青天白日、釣島護土」的愛國標題,完全掩蓋五星旗的存在。

          在報導分寸方面,當兩家以上媒體掌握到爭議事件的資料,卻只有一家媒體披露時,披露的媒體要不是特別勇敢,就是目無法紀和倫理。例如:在戒嚴時代的肅殺氣氛中,自立晚報獨家報導軍憲警對群眾施暴,這是勇敢;但在璩美鳳性愛光碟事件中,多家媒體取得光碟但不公開,唯有獨家報導雜誌社大幅報導,這不是勇敢而是墮落。又如:在二○○二年國安局非法基金曝光事件中,中國時報披露政府設置非法基金的「弊端」,發揮媒體監督功能,壹週刊卻進一步描述這些基金的用途,讓政府辛苦布建的外交和情報網絡曝光,踰越了新聞自由分際,害外交和情報人員陷入險境。

          肆、比較新聞輕重

          一則新聞被強調或淡化,端看它的版序(頭版還是內頁、全國版還是地方版)、版位(版面的上方還是下方)、版數面積(登幾個版、佔多大的篇幅)、標題大小、新聞組件(是否配圖片、配特稿)、編輯效果(是否加框、套色、美工處理)而定。版序越前、版位月高、版數越多、標題越大、組件越齊、效果越亮代表報社越重視這則新聞,反之,則代表報社忽視或想要掩蓋這則新聞。

          新聞輕重,有時反映報社的新聞判斷能力。例如:一九九六年九月,數十位大學生在參加中台禪寺佛學營隊後集體出家,引發社會議論,中國時報、自由時報都用全國版報導,聯合報在事件初期卻只放在地方版處理,顯然未能判斷出事件的震撼力。相對的,一九九三年十二月,尹清楓屍體在蘇澳外海浮出,自由時報獨家換版報導,但只當作一般浮屍新聞處理,兩天後,聯合報用二版全版報導,指出其中涉及軍購弊案,這才引起全國矚目,自由的獨家,顯然不及聯合的慧眼。

          新聞輕重,有時反映報社的立場。例如:今年九月六日的台灣正名遊行,台灣意識濃厚的自由時報用六個版面、台灣日報用五個版面大幅報導,中國意識強烈的聯合報只用兩個版處理,國民黨的中央日報更只用不到一個版的篇幅處理。又如:一九九六年底台灣省長宋楚瑜請辭,各報都以頭版頭條的地位報導這個震撼政壇的大事,獨獨反宋旗幟鮮明的自由時報把它放在內頁處理。

          新聞輕重,有時更反映報社的利益。例如:二○○三年的SARS風暴中,北市大理街華昌國宅疑似爆發社區感染而遭封樓,各報都以此作為頭版頭條新聞,獨獨同樣位在大理街的中國時報,硬是將新聞壓到第五版處理。中國時報為何要將這則大新聞做小?合理的推論是:它擔心讀者注意到中時報社就在華昌國宅旁邊,擔心讀者因為恐懼SARS而不敢買在華昌國宅旁邊印刷的中國時報。

          伍、比較新聞分類

          新聞的意義,不僅取決於單一新聞的內容,也取決於單一新聞與其他新聞的相互關係。語境理論認為,一個字的意義,由其前後文決定2,同樣的,一則新聞的意義,也必須放在整份報紙、整個版面的脈絡中理解。更具體的說,我們比報時,要注意一則新聞被放在什麼性質的版面、與什麼新聞搭配、是否加框套色,才能掌握報社對這則新聞的分類和詮釋。

          新聞分類本身就是一種意義建構。例如:把大陸新聞放在國際版處理,隱含「一邊一國」的政治意涵;又如,十多年前,美國有位老菸槍罹患肺癌,他控告菸商早年未在香菸上標示警語害他得病,獲得勝訴,許多報紙把這則新聞放在國際版,當作趣聞處理,但自由時報注意到當時菸商要求警語字體不要太大、用字不要太重,於是將兩則新聞擺在一起,兩相對照,頓時讓人產生菸商要來台灣害人的疑慮。

          新聞分類通常藉由版面安排、新聞搭配、美工效果來進行。放在不同版面、相距遙遠的新聞,很難讓人聯想在一起;放在同一版面、相鄰位置、又被加框處理的新聞,通常會被認為相關。例如:一九九五年,兩位記者在報導省議員顏清標被警方開槍攔檢事件後,先後遭到歹徒以球棒、破酒瓶攻擊,以致重傷送醫。聯合報用兩則新聞處理這個事件,主新聞說「日前一樁槍擊案『被鎖定』」,但不寫是哪一樁槍擊案,配合稿則說「省議員顏清標懷疑被人嫁禍」,兩則新聞緊密編排在一起,還合併成一個方塊,加框強調。如此一來,報紙雖未直接寫明,但版面自然會引導讀者將顏清標與槍擊案聯想起來。

          陸、比較新聞取向

          台灣的媒體無不宣稱超然、中立、客觀,但讀者只要檢視標題切入角度、新聞重點偏向、用字修辭,就不難看出媒體欲蓋彌彰的立場和價值取向。

          在標題切入角度方面,二○○○年總統大選投票前四天,王永慶主動召開記者會,盛讚《連戰的主張》一書,認為未來無論誰當選總統,都應該照書中的主張去做,記者問他如此稱讚連戰等於鼓勵選民投票給連戰,王永慶則表示「沒有這個意思」;第二天,當時偏愛連戰的自由時報標題說:「王永慶力薦『連戰主張』」、偏愛宋楚瑜的聯合報標題則是:「鼓勵投連嗎?王永慶:不是這個意思」。

          在新聞要素的偏向方面,在台灣正名遊行新聞中,自由時報六個版刊登的都是「看!團結的台灣」、「中華民國不存在說,基層共鳴十分強烈」、「捍衛阮的厝,阿公阿嬤也拚命」、「認同這片土地,客家人站出來」之類的新聞和照片;中央日報凸顯的則是「毀旗、辱國、脫序,警方蒐證」、「國民黨:哪有執政黨參加遊行否定國家」之類的角度和言論。

          在用字遣詞方面,中時、聯合稱對岸為中共、大陸,自由和台日則稱之為中國,這個稱呼反映了報社的統獨立場。又如: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中共接管香港,自由時報的標題稱之為「易主」,聯合報和中國時報則說是「回歸」。

          柒、比較新聞技藝

          評比一家報紙新聞技藝的高下,可以從選材、標題、版面、圖片、美工等面向切入。在選材方面,我們可以評比報紙是否選出好新聞、每版稿質稿量是否適當、重要新聞的相關稿是否齊全、新聞刪修是否適當等;在標題方面,可以評比主題是否標出好角度、用字是否精確生動、字體搭配是否適當、標題型式是否適當等;在版面部分,評比是否突出重要新聞、強調的重點是否適量、次要新聞的編排是否有條理、版型是否適合新聞特質、有無閱讀死角或造成讀者混亂的編法等;在照片方面,評比是否挑出好照片、相關照片的組合是否妥當、裁切是否適當、照片張數是否適量、整版照片擺置是否適當等;在美工方面,注意配色是否清爽、去背襯底等特效是否適當等。

          不過,新聞技藝高下見仁見智,沒有統一的判別標準。我們從上述角度進行評比時,不一定要強分高下,可以抱持開放的態度,逐一鑑賞各報編輯記者的表現手法,分析其優點和缺點,並特別注意一些有創意的作法,這樣的評比和鑑賞,能夠幫助我們觀摩和學習別人的技藝,也能激發我們自己創新的靈感。例如:本文開頭提到的李登輝問學童「誰想當總統」的新聞中,大成報搭配漫畫,畫進林洋港、郝柏村,讓一則童趣故事變成政治幽默,就是非常有創意的新聞處理方式。

          捌、結論

          總之,比報是一種「從做中學」的方法,也是以改良實務為目標的行動研究策略。在比報時,還有四點值得注意:

          一、比報可以兼顧五個面向,也可以只做一個面向,甚至只做一個面向裡的一個要點。怎麼做才適當?要看新聞性質和比報目的而定。若要評估各報的總體戰力,當然要面面俱到;若要增進自己的彩色編輯能力,專比各報的配色,才能具體、深入。此外,記者比報側重的面向,和編輯比報的重點也可能有所不同。

          二、比報是發掘行動理論的過程,記者編輯可以從實例中抽繹實戰理論,再用實例來檢驗理論,如此循環實踐,必能讓理論與實務相互呼應、相輔相成。

          三、比報是一種彈性的學習方式,沒有標準答案。多數報紙(編輯)的作法,反映的是當前新聞工作的主流,但盲目追隨主流反倒陷於僵化(或被「社會化」),要在體察主流的同時保持創意,並從少數報紙(編輯)的另類做法中捕捉創新的靈感。

          四、比報既可作為個人學習的途徑、也可作為組織專業發展和在職訓練的制度,蘋果日報以鋤報會評鑑員工表現、討論努力方向,就是一個鮮明的例子。但是,比報若要影響組織,必須與訓練、管理必須合一,若無法三合一,比報結果只是具文,台灣多數報紙設有專人或專門小組比報,卻無法像蘋果鋤報會一樣左右報社戰略戰術,原因就在沒有三合一。

          新聞市場:八卦與消費的賣點

          主題論文一:善用「小報」創意、開展「大報」新局

          二○○三年,對台灣和歐美報業來說,都是小報化(tabloidization)浪潮風起雲湧的一年;五月香港蘋果日報跨海來台創刊,以激情的社會新聞、圖像化的編排手法、全彩的印刷、大手筆的廣告行銷引起矚目,短短幾個月,發行量衝上四十萬份,威脅自由時報、中國時報、聯合報等三大報的霸主地位。自由時報全面彩色印刷迎戰、中國時報和聯合報也降價抗敵,同時,各報社會新聞加量又加腥、照片圖表增多又增大,許多人擔心,台灣報業會不會和香港一樣,走向全面「蘋果化」。

          九月,在英國,素以具有「最廣泛視野」自豪、發行量卻連年下降的獨立報突出奇招,同時出版大小兩個版本,大版本和台灣三大報一樣碩大,服務傳統讀者,小版本和台灣國語日報一樣苗條,爭取年輕讀者,結果發行量激增三十五%;兩個月後,具有二一八年歷史的泰晤士報跟進,增出小開本報紙(陳冰,2003)。一場報紙開本革命,在歐美掀起風潮,美國版面設計名家賈西亞(Mario Garcia)預測說:「在二十年內,所有報紙都將瘦身成為小型報」(Outing,2003a)。

          小報化的意涵

          台灣報紙內容的蘋果化和英國報紙開本的小型化,其實都是全球報業小報化浪潮的一環。

          小報(tabloid)一詞源自刻寫版(tablet),原意是指篇幅為大型報紙一半的小開本報紙。當世界第一份小報——英國每日鏡報——在一九○三年創刊時,它格式是小開本,內容則強調某些簡短故事、大照片和煽情標題;從此,小報一詞,就兼具小開本和通俗報導雙重意涵(Gripsrud,2000)。也因此,小報化,指的是報紙關注點從嚴肅到通俗、從大政到瑣事、從理性到感性的演化過程(陳冰,2003),而其具體的作法則是採取煽情的筆調、斗大的標題、大篇幅的照片、圖像化的編排、鮮豔的彩色印刷來吸引讀者,大幅報導醜聞、體育、娛樂和消費資訊,而很少探討嚴肅的政治、經濟、社會議題(Rooney,2000)。

          小報的源流,可以追溯到一八三○年代,當時大眾化廉價報紙在美國興起,為了刺激銷路,紛紛在「狗咬人不是新聞,人咬狗才是新聞」的觀念導引下,搶報異常故事。到了一八九○年代,報業鉅子赫斯特的新聞報和普立茲的世界報,更以聳動的標題、圖片和社論來炒作新聞,結果挑起了美國與西班牙的戰爭,還誘發民眾暗殺了美國總統麥金萊(李瞻,1985)。 一九六九年,梅鐸在英國買下太陽報,每天在三版刊登裸女照片,大力炒作「乳房、淫蕩和拳腳」(陳冰,2003),發行量迅速超越當時稱霸的鏡報,激化了英國小報的惡性競爭,對煽色腥新聞的耽溺日深、對公共事務的報導日少,到了一九九八年太陽報和鏡報每天報導的公共事務只佔報紙總篇幅的九%(Rooney,2000)。

          小報在台灣,也是源遠流長。在長期戒嚴的年代,政治新聞動輒得咎,報紙紛紛轉向社會新聞發展。早年有家華報,專門報導風花雪月新聞;傲視報壇數十年的中國時報、聯合報也是炒作瑠公圳分屍命案、影后林黛自殺等激情新聞起家;新近崛起的自由時報,也曾以刊登大家樂、六合彩廣告著稱。與歐美不同的是,台灣在報禁期間,報紙張數受限,為了在有限版面內擠進更多新聞,各報紛紛縮小照片、標題和內文,在編排手法和圖像化等方面,遠遠不及歐美小報,這個情況在一九八八年報禁開放後小有改進,到二○○三年蘋果日報登台前後才有全面性的變革。

          小報化的層次

          全球報業小報化浪潮的日趨洶湧,與電視的普及和網路的興起有關,新世代讀者習於五彩聲光、速食資訊、互動對話,報紙要爭取他們的青睞,勢必要吸取電視和網路的特質。而小報彩色、圖像和話題性高的特質,被認為是迎合電視和網路世代的有效策略。於是,在世界各國,不僅小報如雨後春筍般創立,連傳統嚴肅大報,也紛紛小報化,在英國,傳統大報不斷學習小報的版面風格和新聞選擇標準,減少國際新聞、增加趣味故事,在美國,八九%報紙重新設計,強調更時髦的包裝、多彩多姿的圖片(閻紀宇,2001),連嚴肅的華盛頓郵報都決定每天在頭版至少刊登一篇趣味性新聞特寫(陳冰,2003)。

          從這個角度看,小報化並不等於煽色腥,而是包括種種新聞通俗化、版面生動化的努力。全球報紙在內容和形式上的小報化,未必是模仿小報,而是在學習電視、網路特質的過程中,不約而同地採取某些近似小報的作法(Schönbach,2000);這些作法,只要善用,不但不會帶來墮落,反倒可以增添大報的創意和活力。

          英國學者史巴克(Sparks,2000)將報刊從激情到嚴肅分為五類,一是超市小報,如美國閣樓雜誌渲染情色資訊;二是新聞小報,如英國太陽報和鏡報強調醜聞、體育、娛樂;三是雅俗報紙,如今日美國報(USA Today)強調視覺設計,內容有相當大比重的醜聞、體育、娛樂,但也報導嚴肅報紙會報導的題材;四是半嚴肅報紙,如泰晤士報和衛報注重硬性新聞,逐漸增加軟性新聞,同時日益強化圖像表現;五是嚴肅報紙,如華爾街日報重視政經新聞、結構性變遷,即使發生九一一事件也不登世貿大樓被飛機撞毀的震撼照片。這五種報紙中,雅俗報紙和半嚴肅報紙就是善用近似小報作法來提升活力的實例。

          因此,當蘋果日報以新聞小報和超市小報的激情姿態登陸台灣,台灣報紙固然不必拿香跟著拜,但也不必固步自封,而應該像雅俗報紙和半嚴肅報紙一樣,有所為有所不為地善用小報式創意,開展大報的新局。

          史科貝許(Schönbach,2000)將全球報紙吸引讀者的策略歸納為三種:一是強化報紙內容、二是改良版面設計、三是加強行銷推廣。本文借用他的架構,從內容、設計、行銷三個面向,歸納整理歐美雅俗報紙和半嚴肅報紙在小報化浪潮中採取的傳播策略,並以此作為參考指標,用以檢視台灣報業小報化的作為,評估其得失、探索其出路。限於篇幅,本文集中分析自由、中時、聯合、蘋果四家報紙,對其他報紙存而不論。

          一、內容的強化

          吸引新世代讀者的最重要作法,莫過於提供更多切合讀者興趣和需要的內容。美國知名的普優公民新聞研究中心(Pew Center for Civic Journalism)對全美五一二家報紙總編輯進行的調查發現,目前美國最熱門的新聞類型是教育、醫療、企業與個人理財、能源開發以及環境問題,最不受重視的則是犯罪與訴訟,美國報業重新出發的重點是以公眾事務為重心,強調新聞的正確完整,以求在廿四小時新聞市場中佔一席之地(閻紀宇,2001)。史科貝許研究德國三五○家地方性、非小報的報紙,也發現吸引讀者的主要作法,是增加有關工作、食物、健康、旅行、環境與地方歷史的報導,增加娛樂新聞的評論和背景資訊(如訪談、圖表),並給讀者更多的建議和服務(Schönbach,2000)。

          二○○三年,台灣三大報面對蘋果日報的衝擊,不斷改版應戰,綜合來看,改版的重點有四:一是擴增影視娛樂版面、二是加強財經版面(如增闢兩岸經貿版和個人理財版)、三是強化地方新聞(如創辦台灣蒐奇版),四是增加社會新聞的比重,也就是一面以蘋果日報主打的影劇、財經、社會新聞和它正面交鋒,另一方面以蘋果日報所欠缺的地方新聞和它進行區隔;相對的,蘋果日報也不斷因應台灣本土口味而調整內容,例如關閉色情專版、撤除樂透專頁、淡化屍體照片、增加政治新聞和地方新聞,它的地方新聞也從初期的強調兇殺事件,轉向強調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資訊。四家報紙在競爭的同時,也有相互模仿、移植的跡象。

          四家報紙的內容變革儘管熱鬧,但和歐美經驗相較,卻有兩點令人遺憾:第一,過度偏重娛樂、社會新聞等小報化題材,而且編寫方法日趨煽情。連一向莊重的三大報頭版頭條都出現「手腳遭砍斷、台商喪命」、「中華克南韓、組頭賠八億」,「今年四月IDF摔機、飛官耍帥肇禍」之類的題材和標法。第二,未將新聞的正確完整列為革新重點,在SARS肆虐期間,就出現「水染病毒、萬華爆社區感染」、「台灣首例、高雄長庚醫師殉職」等等錯誤的頭版頭條,但卻未見報社進行制度性的革新,與紐約時報在發現記者編造新聞後撤換總編輯、增設新聞監察人的作法相比,有天壤之別。凡此種種,都與普優中心揭示的「以公眾事務為重心,強調新聞的正確完整」原則漸行漸遠,也愈來愈難以獲得讀者的信賴和支持,讓人不禁為台灣報業的發展前景憂心。

          二、版面的革新

          史科貝許(Schönbach ,2000)對德國報業的研究顯示,改良版面設計比煽色腥內容更能吸引讀者。銷售成功的報紙,在編排上並非走小報激情路線,而是現代服務取向,亦即樸素、有清楚的架構、有許多索引、容易找到所要的版面、每頁有明確的編排,採用較寬鬆而不擁擠的版面設計,適度使用圖表、色彩等視覺要素(但不能太多)。這對近幾年才開始重視版面設計的台灣報紙而言,極具啟示意義。

          如前所述,台灣報紙在報禁期間,每天只能出版三大張,為了擠進更多新聞而縮小文字和照片,版面設計乏善可陳;一九八八年報禁開放後稍有改善,二○○三年蘋果日報創刊前後才出現全面性的革新。版面設計革新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彩色版面的增加,以自由時報的全彩印刷最具代表性;二是強化導覽,以中國時報和聯合報將報紙分為A、B、C

        • 檢舉不當內容

          • 引用(0) 2014-06-25 17:17




            引用:




        • 回應與討論
        • 我要回應
        • 匿稱:
        • Email:
        • 檢核碼:點圖重新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