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093000280的學習歷程檔案
      協作的、分享的、社群的知識管理中心
      • WePortfolio
      • 關於我
      • 生活札記
      • 生活歷程
      • 維基知識
      • 相簿
      • 資源中心
      • 登入
      • 訂閱
        • 訂閱此網誌
      • 分類
      • 統計資訊
        • 到訪次數10840
          訂閱次數1
          文章總數288
          今日文章0
          回應總數0
          今日回應0
      • 我教的課
        • 96_2_數位行銷與設計管理_視覺碩一
        • 96_2_網路行銷_四公廣二B
        • 流行行銷實務_(夢時代)推廣教育
        • 9202_V_網路行銷_徐玉瓊
        • 9502_網路行銷_四公廣二A
        • 9502_數位內容產業與行銷_四公廣三A
        • 9502_跨國媒體集團研究_四公傳四A
        • 9601資料蒐集與報告寫作_四公廣一B
        • 9601資料蒐集與報告寫作_四公廣一A
        • 9601網路行銷_四技公廣三A
      • 我修的課
        • 認識智慧財產權-公傳系
      • 逐月回顧
        • 2022-01 (14)
        • 2021-11 (4)
        • 2020-07 (9)
        • 2020-01 (9)
        • 2019-06 (9)
        • 2019-01 (8)
        • 2018-07 (17)
        • 2018-01 (16)
        • 2017-06 (16)
        • 2017-01 (19)
        • 2016-06 (15)
        • 2016-01 (18)
        • 2015-06 (18)
        • 2015-01 (13)
        • 2014-06 (18)
        • 2014-01 (17)
        • 2013-06 (13)
        • 2013-01 (12)
        • 2012-01 (19)
        • 2011-10 (1)
        • 2011-06 (23)
      • 帳號:
      • 密碼:
      • <%INPUT_CAPTCHA%>
      • <%IMG_CAPTCHA%>
      • 最新回應
      • 最高人氣
        • 沉浸理論的觀點 (65)
        • 案例教學法概念 (43)
        • Learning control in CBI (40)
        • CBI in practice (39)
        • INformation system and experience (38)
        • Technology and learning (36)
        • CBL's value (35)
        • 食品安全問題 (35)
        • CBL and achievement (34)
        • CBL theory (34)
      • 最多回應
      • 推薦網站
        • 公廣系
      • 我的筆記
      主題:
        • 雙講師講義2
        • 最近剛剛開始看這本奇書:

          http://ws.assoc-amazon.com/widgets/q?_encoding=UTF8&ASIN=1118356853&Format=_SL160_&ID=AsinImage&MarketPlace=US&ServiceVersion=20070822&WS=1&tag=kleinerfissad-20http://www.assoc-amazon.com/e/ir?t=kleinerfissad-20&l=as2&o=1&a=1118356853

          作者的筆法有點複雜,常常有些句子我看好幾次才看懂。概念也,不很簡單。不過我覺得本書中的概念在最近的將來就會很重要。所以來試著說明一下:

          一般的行銷的效果其實都是猜測。我們覺得行銷(廣告、直效、郵件,etc.)有效,是因為「有做有反應」(其實比較像有做有保庇)。每次只要執行,總會有一定的反應。

          作者,預測分析家 Eric Siegel 問的問題是:你怎麼知道你的行銷的反應真的是來自所進行的行銷活動,而且是「好的」反應?

          聽過「別吵睡覺的狗」這句話嗎?

          某位消費者可能本來就對正在用的電信服務很不滿。但是因為有綁約,加上人類的惰性跟慣性,所以之前每次不滿時罵一罵就過去了。但是,因為你對他發送了「續約優惠提醒」,恰巧提醒他「this is the moment」,於是他就趁此時機換到別家。(寫到這,忽然想起來這正是當初我換電信服務時一模一樣的情形。)

          廣告也是,我們預設某波廣告推出會有效果。而也的確看到「效果」了。但這是因為大多數的狀況下,行銷這「實驗」都沒有對照組。而如果有對照組,可能會發現發生的狀況其實是:

          接收行銷訊息的「對象」產生的銷售是:1.3%

          沒接收行銷訊息的「對象」產生的銷售卻是:1.9%

          也就是說:如果有「控制組」,我們應該很常會發現,原來以為的「效果」其實根本就不是真正的「效果」,甚至還有一堆「副作用」。

          Siegel 提醒我們的是,每次「行銷」都要考慮可能發生下面的狀況:

          接收行銷訊息的「對象」產生了 x% 的負面回饋

          沒接收行銷訊息的「對象」反正本來也就會買

          如果能剔除接受行銷訊息反而產生負面回應的消費者(別吵睡覺的狗),也剔除不需要接收訊息就會產生購買的消費者(反正投不投資他們反應都一樣)。不只可以省錢,還可以挽救好多好多不精確的行銷所浪費的樹木和其他投資。而「預測分析」(Predictive Analysis)做的正是這件事。——有意思吧!不太好讀,但卻是很重要的概念!趕快買書來一起看吧!

          還有,這本書有提到很多人最近很哈的「Big Data」——作者的態度是:Data 的重點不是「大」,而是「有預測力」。至於怎樣有預測力?——請看書。

          另外,你可能聽說歐巴馬的第二任是靠著「民調」連任的。其實不是,重點是「預測分析」。——目前我沒辦法好好解釋,因為這本書我只看了一些些,所以現在要回去繼續讀,不過這本書真的很有意思喔!

        • 檢舉不當內容

          • 引用(0) 2015-06-10 11:31




            引用:




        • 回應與討論
        • 我要回應
        • 匿稱:
        • Email:
        • 檢核碼:點圖重新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