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91M021的學習歷程檔案
      協作的、分享的、社群的知識管理中心
        • 帳號:
        • 密碼:
        • <%INPUT_CAPTCHA%>
        • <%IMG_CAPTCHA%>
      • WePortfolio
      • 關於我
      • 生活札記
      • 生活歷程
      • 維基知識
      • 相簿
      • 資源中心
      • 登入
      • 訂閱
        • 訂閱此網誌
      • 分類
      • 統計資訊
        • 到訪次數19533
          訂閱次數1
          文章總數80
          今日文章0
          回應總數0
          今日回應0
      • 我教的課
      • 我修的課
      • 逐月回顧
        • 2011-10 (4)
        • 2011-09 (5)
        • 2011-06 (62)
        • 2011-04 (3)
        • 2011-03 (6)
      • 帳號:
      • 密碼:
      • <%INPUT_CAPTCHA%>
      • <%IMG_CAPTCHA%>
      • 最新回應
      • 最高人氣
        • 媒介雙元論 (216)
        • 使用與滿足理論 (193)
        • 效果論 (189)
        • 廣告媒體規劃第三週 (172)
        • 五大媒體現況 (171)
        • 廣告媒體規劃第4~6週 (170)
        • 媒介雙元論 (170)
        • CARAT & BRAIN (152)
        • 守法自律 (145)
        • 四月包容接納 (140)
      • 最多回應
      • 推薦網站
      • 第一頁 1 2 [3] 4 最後一頁

        依名稱排序 依時間排序

        • 威廉·伯恩巴克
        • 威廉·伯恩巴克 (William Bernbach; 1911年 8月13日 — 1982年 ),美國廣告大師, DDB廣告公司en:Doyle_Dane_Bernbach 創始人。 出生於 紐約市 的 布朗克斯區 。 他所創辦的廣告公司是美國早期製作「拒菸」廣告的創始者之一。

        • 詳全文
          • 引用(0) 2011-06-06 17:40
        • 大衛·奧格威
        • 大衛·麥肯茲·奧格威(David MacKenzie Ogilvy,1911年-1999年)曾被稱為「廣告怪傑」的人現在已經成為了舉世聞名的「廣告教父」(又稱廣告教宗,「The Father of Advertising」),其創辦的奧美廣告公司今天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廣告公司是之一。曾經當過見習廚師、推銷員、農夫。

          1960年代的美國

        • 詳全文
          • 引用(0) 2011-06-06 17:39
        • 媒介載體
        • 廣告的形式

          戶外廣告媒體

          普遍商業廣告媒介包括:廣告欄,印刷傳單,廣播,電影和電視廣告,網路橫幅,網頁彈出式廣告,空中廣告,公共汽車站台,雜誌,報紙,推銷員工,公共汽車側身,計程車車身,日常用品,商品標籤,音樂和視頻,以及某些票券背面等等。廣告主願意付費以宣傳其企業

        • 詳全文
          • 引用(0) 2011-06-06 17:38
        • 廣告
        • 廣告,可以泛指一切不針對特定對象的公告,包括公益廣告、旅遊廣告、商業廣告等等。然而,日常生活中所說的「廣告」往往特指商業廣告,即用於推廣貨品、服務、或理念的付費公告。因此,以下所說的「廣告」特指其中的「商業廣告」,即狹義的「廣告」,除非特別說明。

          廣告的目標在於勸

        • 詳全文
          • 引用(0) 2011-06-06 17:37
        • 紐約書評
        • 《紐約書評》(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縮寫為NYRB)是一本在美國紐約市發行的半月刊,內容涉及文學、文化以及時事。雜誌的出發點是:對重要書籍的討論本身就是不可或缺的文學活動。2003年,《紐約書評》的發行量超過了115,000份。

          《紐約書評》雜誌由現任編輯Robert Silvers和芭芭拉·愛潑斯

        • 詳全文
          • 引用(0) 2011-06-06 17:36
        • 場域特定藝術
        • 場域特定藝術(Site-specific art)是為了特定地點而創造的藝術作品。藝術家在計畫與創造此類藝術作品時把地點的因素納入考量。

          戶外的場域特定藝術通常包括景觀改造(en:Landscaping)與長久設置的雕塑元素(與環境藝術相關)。場域特定藝術也包括針對特定地點而創造的表演藝術與行為藝術。某些場域特定

        • 詳全文
          • 引用(0) 2011-06-06 17:34
        • 相片馬賽克
        • 本文介紹的是一種影像處理方法。關於馬賽克的其他意義,詳見「馬賽克 (消歧義)」。

          以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標誌展示相片馬賽克砌畫

          相片馬賽克(Photomosaic),或稱蒙太奇照片、蒙太奇拼貼,是一種影像處理的藝術技巧,利用這個方式做出來的圖片,近看時是由許多張小照片合在一起的,但遠看時

        • 詳全文
          • 引用(0) 2011-06-06 17:34
        • 長時間曝光攝影
        • 長時間曝光攝影(英語:Long exposure photography),是一種長時間開啟快門的攝影技巧。常用於夜間攝影、光跡攝影、水景攝影。


          技術

          當一個被拍攝的場景,同時包括固定和移動的物體時,例如固定街道與移動的車輛,長時間曝光攝影可以造成有趣的效果,如光跡。

          長時間曝光攝影,容易實做在低光環境的

        • 詳全文
          • 引用(13) 2011-06-06 17:31
        • 巴洛克藝術
        • 巴洛克藝術是指16世紀後期開始在歐洲流行的一種藝術風格,不僅在繪畫方面,巴洛克藝術代表整個藝術領域,包括音樂、建築、裝飾藝術等。

          名稱由來

          「巴洛克」(—Baroque)此字源於西班牙語及葡萄牙語的「變形的珍珠」(—barroco)。作為形容詞,此字有「俗麗凌亂」之意。歐洲人最初用這

        • 詳全文
          • 引用(0) 2011-06-06 17:30
        • 數位素養
        • 數位素養 (Digital Literacy),是運用 電腦 及 網路 資源的能力。
          根據Paul Gilster在1997年 定義 的數位素養(Digital Literacy)『它是以不同形式來瞭解並且使用電腦廣泛資源的能力』。
          Paul Gilster 在1998 年發表的「Digital Literacy」一書中,又定義數位素養定義為『取得電腦網路資源

        • 詳全文
          • 引用(0) 2011-06-06 17:23
        • 數位落差
        • 數位落差,亦作數碼鴻溝、數碼隔膜或數碼差距,是指社會上不同性別、種族、經濟、居住環境、階級背景的人,接近使用數位產品(如電腦或是網路)的機會與能力上的差異。簡約來說,觀察數位落差可以從接近使用(Access)電腦及網路的機會、以及對於電腦及網路的使用能力(亦可稱之為資訊素養,In

        • 詳全文
          • 引用(0) 2011-06-06 17:22
        • 資訊素養
        • 資訊素養(信息文化)(Information Literacy)是一個自21世紀開始興起的新名詞,是一種知識管理的策略。根據美國德薩斯大學圖書館的資訊素養(信息文化)導修網頁 (英語)指出,資訊素養(信息文化)是一種「使人能夠更有效地選擇、尋找及評估傳統或網上資源的技巧」。

          資訊素養(信息文化)(Information Lite

        • 詳全文
          • 引用(0) 2011-06-06 17:20
        • 電臺
        • 電臺是指透過大氣電波向公民提供聲音廣播服務的機構。電臺的種類廣泛,有由幾個人運作的業餘電臺,亦有數以百計職員的商營、公營電臺,或是軍用電臺。在一些已發展國家,非牟利的校園電臺亦甚為常見。

          大部分電臺已經採用FM廣播,部分小規模電臺則採用AM廣播。除大氣電波外,部分則透過

        • 詳全文
          • 引用(0) 2011-06-06 17:19
        • 公視董監事選任不能擺爛
        • 公視新屆董監事選任歷經兩次審查會議仍是難產,使原已於去年12月3日任期屆滿的現任董監事必須繼續「看守」。公視拖延選出新屆董監事雖有前例可循,但均不如本次拖延之久、僵持之深,甚至還衍生經營管理團隊一換再換的情事,光怪陸離之處固讓人搖頭,荒腔走板之舉更令人氣憤。

          國外公視

        • 詳全文
          • 引用(0) 2011-06-06 17:18
        • 我們反對政府購買新聞與國光石化開發案
        • 我們反對政府購買新聞與國光石化開發案

          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 聲明

          國人在面對全球氣候變遷時,不可掉以輕心,務必做好準備並從己身做起,除力行節能減碳,政府也將運用高科技產業優勢,發展綠能科技產業,為維護地球環境貢獻心力。
          馬英九,2010年5月26日,主持《因應氣候變遷對策作為

        • 詳全文
          • 引用(0) 2011-06-06 17:18
        • NCC應秉公處理政府部門的置入問題
        • NCC應秉公處理政府部門的置入問題

          台灣新聞記者協會、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媒體改造學社、傳播學生鬥陣共同聲明

          針對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於昨(22)日公開宣布〈年代綜合台〉因為廣告與節目區隔不清、置入性行銷嚴重,經多次勸導、未作改善的決議予以撤照並開罰210萬元案。媒改團體

        • 詳全文
          • 引用(0) 2011-06-06 17:16
        • 加強媒體素養 建構孩子價值觀
        • 【記者胡慕情台北報導】媒體識讀計畫對於偏鄉的孩子而言,不僅 是懂得解讀媒體而已,更能讓政府過去投入的「降低數位落差」計畫獲得實際效用,降低「被電視養大」的機會。

          嘉義縣鹿草鄉碧潭國小是一所偏鄉小學,校內學生多為隔代教養以及新移民家庭。校長邱文嵐說,一年前,得知有教育

        • 詳全文
          • 引用(0) 2011-06-06 17:16
        • 2011反收買新聞校園講座
        • 活動名稱:

          2011反收買新聞校園講座:當媒體被國家收買時,我們怎麼辦??
          目的:
          我們認為大學生作為社會的中堅份子,不但反映著時下年輕人的價值,同時大學生的想法與價值是不受任何商業與政治力量的牽引,更能反映出社會中超我的中立價值觀。然而,政治與商業對新聞的置入性問題其議題

        • 詳全文
          • 引用(0) 2011-06-06 17:14
        • 國外電視識讀教育新氣象
        •  國外像歐洲、英、美等國的兒童電視識讀教育,採取的教育態度是「做中學、玩中學」;激發兒童的動機去做他覺得有趣的事,才能強化的影響他。另外還有實際的節目製作教學,播放專門為兒童製作、適宜兒童觀賞的節目,這類的教育專書更是不勝枚舉。孩子們不但可實際學到電視製作經驗,

        • 詳全文
          • 引用(0) 2011-06-06 17:12
        • 「使用媒體而非受限於媒體」的電視識讀教育
        • 周傳久(前台視記者)

            我在一開始舉921地震的新聞報導為例,災難新聞中很難沒有血淋淋的搶救畫面、及描述,面對這樣的新聞,我們必須知道這是無法避免的,所以對孩子的即時教育是我們應該馬上做的。何謂即時教育?也就是陪著孩子看電視,鼓勵多發問,並適時說明、輔導孩童。觀

        • 詳全文
          • 引用(0) 2011-06-06 17:12

        第一頁 1 2 [3] 4 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