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訪次數 | 10055 |
訂閱次數 | 1 |
文章總數 | 192 |
今日文章 | 0 |
回應總數 | 0 |
今日回應 | 0 |
想長高,勿超過青春期!
長高一點並非難事,重要的是把握治療的時機。中醫師指出,青少年在負責生長的骨垢板未癒合前,都有機會長高,但是如果超過青春期才要治療長高,就必須多花一點力氣,且效果因人而異。 通常男生在 16歲前、女生在 14歲前,負責生長的骨垢板未癒合前,都能再長高。
青少年要長高,平時的飲食保養,宜多吃溫性食物有助於生長,例如薑、蔥、蒜、芫荽、九層塔等,不宜吃太多燥熱的食物,否則可能會上火,出現口乾舌燥、皮膚乾癢、排便不暢的現象。再者,晚上更不宜吃太多零食及烤炸油膩的東西,以及過量的補品,以免長高不成反變胖。
過了青春發育期還想長高該怎麼辦?
相信許多很扼惋自己已過了青春期,但還是對於長高的夢想懷抱著期望的人來說,一定很想知道該怎麼辦?老實說,只要過了青春期以後人體的骨骼發育已經完成,再多的荷爾蒙刺激、運動、再多的鈣片,恐怕也很難再長高了。
雖然每個人的發育期長短與遺傳有關,有人到了十七八歲還在長,有些人則十四五歲就已達極限了,但不管如何,都是事實。就在許多醫療對於已過了發育期還要長高,幾乎束手無策的同時,許多人會轉向中醫的「轉骨配方」,效果如何,不得而知,不過聽說也是離青春期越近越有效。
當然為了滿足許多人的希望,市面上也出現了如:一週長高幾公分~或是三十天 長高~公分等等的各式營養補充劑,或是如早期的鞋內增高器等,看到這些誇大的廣告,彷彿又重新燃起許多人渴望長高的希望,但大部分的東西都僅止於給人帶來 希望而已。好不要親身嘗試以免花了大錢還賠上健康。
對於許多早已過了發育期,無力挽回身高的人來說,只有試著接受現在的自己,高的人雖然可以有高挑的外型,但矮的人一樣可以小巧玲瓏,建立自我的價值與自信才是更重要的,若是擔心擇偶上問題,您就多慮了,高的人有高的人的難題,矮的人有矮的人的難題,不能完全歸咎身高。
影響一個人身高的因素,包括先天遺傳、營養、運動、壓力、睡眠、藥物等等;在先天性問題方面,來自於父母的遺傳、基因、先天性甲狀腺荷爾蒙異常等,這些都是天生注定,無法改變的事實,想要長高的青少年必須在其他方面努力。在 營養的攝取上,青少年應以低糖類、高蛋白質的飲食為主,高糖類食物會阻礙生長激素分泌,這也就是大多數肥胖者不易長高的原因,所以想要長高就得儘量避免吃 高熱量的速食食品,如油炸類、薯條等;除此之外,也要適量攝取肉類、魚類、奶、蛋、豆等高蛋白質,再加上蔬菜、水果和飯等均衡飲食,才能刺激身材的成長。
除了營養外,運動對新陳代謝的調整也有所助益,適當的運動可以調節血糖、刺 激生長,而睡眠更是十分重要的因子,因為人體細胞修補與生長,是在入睡二至三小時達到高峰,久缺充足睡眠的青少年想要長高,恐怕是緣木求魚。另外,像是身 心壓力、焦慮、父母親的感情因素等,也會影響青少年發育成長。
女性在11至18歲,男性在13至19歲就是所謂的青春期,在此期間的男女生如果渴望高人一等的話,運動是絕對不可偏廢的要素,她建議青年男女不妨多做些伸展性運動,如:打籃球、拉單槓、打排球、打羽毛球或伸展體操等。
身高基本上是由人體的骨架來決定,如果骨骼生長發 育良好,身材自然高又壯。家族遺傳固然決定身高比例,但是個人的努力更重要。因此如果能夠多吃「長高食品」、多做「長高運動」,身高一八○絕對沒問題。更重要的是,體質會影響身高,心理因素也會影響身高。因此身材矮小,最好儘早請醫師進行仔細檢查,以了解身體是否有任何潛在病因,或是心理苦悶以致於影響發育。
根據美國藥物食品管理局的建議,長高最需要的營養素是鈣質、維他命D、維他 命A、維他命C、礦物質鎂、礦物質鋅、蛋白質。這些營養素必須一起攝取,才能讓身材變得高大;如果分開服用,效果會大打折扣,甚至也可能因為過量攝取而產 生副作用。因此專家建議,不論年紀大小,如果想長高,就應該遵守均衡飲食原則,攝取六大類食品,而且要每天追加一杯乳類製品、吃一顆綜合維他命、及多吃蔬 菜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