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危機處理
危機處理的基本原則
一是積極性原則。
二是主動性原則。
組織內部的人員就要挺身而出,勇於承擔責任,尋找解決問題的契機,變被動為主動,使不利因素變為有利因素。
四是冷靜性原則。
要沉著、冷靜、富於理性精神。更不能急躁,隨意,信口開論。穩定而積極處理危機.應付自如。
五是真實性原則。
產生種種猜疑誤解,甚至會流傳出許多謠言。本著實事求是的態度,公佈事實真相,讓事實說話,才能防止流言蔓延,影響
組織的形象。
六是責任性原則。
要勇於承擔責任,做到不推卸,不埋怨,不尋找客觀理由。這樣才能贏得社會的諒解和好感。
七是善後性原則。
做好危機事件後的善後工作,包括對公眾損失的補償,對社會的歉意,對自身問題的檢討等等。
八是靈活性原則。
進行有針對性、靈活性的處理。由於危機多屬於突發性的,不可能有既成的措施和手段。因此,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處理很重要,也很關鍵。
危機處理的基本對策
危機處理的對策包括總對策和具體對策:
總的對策:重視事實,迅速調查,妥善處理,做好善後工作,再造組織形象。
具體對策:根據不同的公眾對象分別採取不同的對策。
第一, 對上級有關部門。及時請示彙報,及時報告事態的發展,求得上級部門的指導。對外回答敏感問題之前,須向上級部門請示報告,嚴格按照統一的口徑對外發佈信息。
第二, 對企業內部員工。迅速而準確地把事件的發生和將採取的對策告知員工,使大家齊心協力,共渡難關;
第三, 對受害者。認真瞭解受損情況,實是求事地承擔責任,並誠懇道歉。冷靜地傾聽受害者的意見,受害者要求給予重視。給受害人以同情和安慰,避免出現為自我辯護的言行,保持與受害者的聯繫。
第四, 對新聞界。主動與新聞界取得聯繫,向新聞界提供事實真相和相關的信息,並表明自己的態度,並與新聞界取得諒解,爭取新聞界的合作。公開宣佈發佈新聞的時間,並按照規定的時間發佈新聞,在部分事實結果沒有明朗之前,不信口開河,盲目加以評論。充分利用新聞媒介與公眾溝通,引導和控制輿論局勢。 如果有關危機的新聞報道與事實不符,應及時予以指出並要求更正。但應保持冷靜和理性的態度。及時對新聞界的合作表示感謝。
危機處理的程式和基本措施
當危機不可避免地發生後,所要做的就是如何減少損失,輓回形象。危機處理的基本措施可從危機處理的四個過程來加以說明:
第一,立即調查情況、制定計劃以控制事態的發展。
在危機處理時,首先應組織有關人員,尤其是專家參與,成立危機處理小組,對危機的狀況做一個全面的分析:危機產生的原因是什麼?發展狀況及趨勢如何?受影響的公眾有哪些?誰是危機的直接受害者、間接受害者和潛在受影響者?具體受影響的程度如何?他們可能希望通過什麼方式予以解決?危機信息對外擴散的發佈渠道和範圍是怎樣的?這些問題必須弄清楚,因為這將是企業採取補救措施的直接依據。在找到這些依據之後,就可以根據這些依據來制定相應的對策。時間和公開化仍是此階段的要素,如果有必要,甚至可以每天向外界宣佈調查的進展情況。
第二,迅速反應,把握主動,積極溝通,有效管理信息的進與出。
第三,當組織與公眾的看法不—致,難以調解時,必須靠權威發表意見。
第四,做好善後工作,儘快輓回聲譽。